也有人在商铺跟批发市场两边犹豫, 不知道应该先去批发市场里拿货,还是在这里排队拿冠军产品, 但不管哪一种,选择的人都不少,没过多久, 整个批发市场就热闹起来了。
又过了十几分钟,有人往商铺这边过来, 手里还拿着钥匙。
一瞬间,人群骚动起来。
“来了吗?”
“是不是来了?那个人是不是?这店平时是这个点开门吗?要是开门晚, 我还不如去档口里面看看呢。”
“不知道啊,这边我不熟。”
前后排队的人素不相识, 但在这一刻,交流的却十分顺畅。
就在对话间, 来人果真往这边的商铺走来。
开了门之后, 人群再次骚动,甚至还簇拥着往前走。
“别挤别挤, 排队,不排队拿不到货,等我把该拿的东西都拿出来。”
这边说着话,另一边又有人过来,显然也是这家店的员工,有人帮忙,第一个来的那人总算不再着急,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东西。
衣服、彩页,还有大型的提示牌。
提示牌的字体做得很大,哪怕是站在后面的人,也能轻易看清上面写的字,了解到如何采购,以及彩页跟其它东西的作用。
东西全部摆放完毕,最前排的人抓紧时间看完提示牌上的内容,立即喊道:“我要200件。”
不一会儿,原本相对寂静的商铺门口,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。
“一百件,给我一百”、“三百三百,我要三百”、“给我拿五百件”……
“彩页给我拿这几张,我给你报号码。”
“彩页有用吗?噢噢,给我也拿一些,我要的。”
“这么方便,这样岂不是不用去找了?我也要!”
……
一大早,张琳夫妻俩便开了店门。
正好碰到周六的时间,街市上人来人往,刚打开店门,两人看了眼外面的人流,立即高声呐喊:“爆款走秀冠军衣服这里有,新鲜到款的冠军衣服,走过路过不要错过。”
这话一喊出,立即有人被吸引过来。
“你这里有冠军衣服吗?”
“这么快就有了?”
“当然!”张琳激动道,推着一架子的衣服走出去,“瞧一瞧看一看,货真价实的冠军衣服,从批发市场拿来的第一手货。”
衣服一推出去,就有人认出了衣服的情况,立即跑过来高喊:“给我来两件。”
“我也要两件。”
“老板,你们家还有别的衣服吗?我看中了别的款式。”
“有有有,店里看啊,款式有好多种呢,都是走秀节目上出现过的衣服,”张琳高喊,“先买先穿,先到先得啊。”
一瞬间,张琳家的店门口立即聚集了不少人,都伸着手要拿衣服。
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许多地方。
对衣服的批发稍微有所了解的人,在走秀节目开始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后,就知道这必定会是一档火热的节目,一早就摸去批发市场,而一到批发市场,他们就会发现悬挂在三楼楼墙面上的巨幅海报,了解到走秀的冠军。
这年头通讯不方便,哪怕巨幅海报是在走秀节目开播之前就挂上去的,但真正了解它价值的还是那些看过走秀节目的人。
省城的人一早就被剧透了走秀的冠军,但其它地方的人依然对此一概不知,只有真正到过批发市场的人,才会发现其中的商机。
张琳两口子无疑是幸运的,早早就从批发市场拿了一批货过来,其中又有如今极为火热的冠军衣服,刚到中午,就卖出了近半的衣服,这在之前,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生意能这么火热。
“照这样下去,这批衣服还能卖不少时间呢,”张琳说道,“我们得再多拿点货,趁着节目的热度还没有过去,多卖几件衣服。”
“那我过去卖?你留下看店?”张琳的丈夫问道。
张琳想了想,突然一拍大腿:“哎呀,早知道我们就买个那个本子过来了,十块钱一个本子,能方便好多呢,你今天再去一趟,务必买个本子回来,十块钱就十块钱,就算现在用不好,以后也还能用。”
“好,那我过去。”张琳的丈夫说着,立即开始收拾推车,打算即刻去批发市场。
……
“刘哥刘哥,又有人要货,这是对方要货的编码。”
“汇款单的事说清楚了?”最近这几天生意不少,刘江依然谨慎,每次都要确认好汇款单之后,才会将货物的事安排下去。
这要是寻常人,确实很难办,但刘江跟火车站的人都混熟了,再加上过去一年的累积,他几乎在每列火车上都有专门的熟人,帮忙带货的同时,也会让对方顺便将汇款单带回来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
“说了,那边都说可以,那我们现在配货吗?”
“给刚子发个传呼,”刘江说道,“还好之前咱手里配了几台传呼机,不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