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村里热闹了好一阵。
这跟打水井不一样,一口普普通通的水井三两银子,咬咬牙,攒两年的钱也能打,可牛不一样,光是小牛犊就不止三两,再者说小牛犊买回来不能马上用,得养个一年半年的才能干苦力。
赵家这一头小牛养个月就能成大牛,今年耕地就能用上,可不让人羡慕么?
“有德啊,买牛了啊?多少银子买的啊?”
镇上买牛都有市价,赵有德也不瞒他们,实话实说:“八两买的。”
“哎哟!八两!我没听错吧?八两啊!”
“我的乖乖啊,八两……天呐……”
“有德你这是发财了啊!”
赵有德憨笑道:“我哪能挣这么多钱,是我家儿夫郎孝顺。”
那人一听,竟然是那个赵家娶回来的小倌儿夫郎出的钱,脸上的笑都僵住了。
这人撇撇嘴,心道别是做小倌儿挣回来的钱吧……那不然一个小哥儿,怎可能挣那么多钱呢?
周竹见那人一脸鄙夷又止不住羡慕的模样,暗自啐了一口,扬声说:“我家儿夫郎有能耐,知县大人赏识,卖簪花也厉害,我赵家可真是有福气啊!”
青木儿自是不会把那些人的目光放在心上,他看了一眼得意洋洋的阿爹,拉着赵炎小声笑道:“阿爹夸我呢。”
赵炎原本看那人目光不善,心里正不爽,小夫郎这么一说,反倒让那点儿不爽散了,“阿爹夸得没错,木儿就是厉害。”
青木儿昂起小脑袋晃了晃,小小哼了一声,“那是!”
“早听说赵家小夫郎和田家小哥儿在镇上卖簪花呢,每天背一箩筐去,次次都能卖完,怪不得能买牛,以后指不定青砖瓦房都盖上了。”
“卖簪花真这么挣钱?”路过的王冬子听了一嘴,小声道:“几朵花就能挣八两银子了?”
“可不呢?一箩筐的簪花,少说一百朵吧?一朵不得两文?哎哟不得了,一天就有两百文了!”
“这么多!”王冬子一脸震惊地回家,看到儿子陈云吉,想到青木儿带着田雨去卖簪花,青木儿能挣回来一头小牛的钱,那田雨肯定也挣不少。
要是当初他不和赵家闹僵,指不定就是带他儿子陈云吉去卖簪花了!
王冬子一拍大腿,痛哭不已:“八两啊!哎哟八两啊!”
陈云吉脚步一顿,迟疑道:“……阿爹?你、你掉钱了?”
“可不就是掉钱了嘛!”王冬子哭嚎道:“八两啊……这当初,还是我第一个叫他来做簪花的呢……”
小牛拉回家,先带着去了后院,后院的牛棚是这几日赵有德喊了村里几个汉子一块儿帮忙搭的,牛棚不是很大,一头牛放进去刚好,能吃能睡。
今早赵有德和周竹出去卖菜,出门前和玲儿湛儿说了要买牛的事儿,俩孩子等爹爹阿爹出了门,转头背上背篓带着小花就去了山里。
小牛要吃草,得先把草割好,等小牛回家就能吃上干净新鲜的牧草。
他们割了满满两个背篓回来,还挖了半篓的野菜,回到家时,爹爹阿爹还没把小牛买回来,便先把野菜洗了。
野菜洗完,不仅爹爹阿爹带着小牛回来,哥哥和哥夫郎也一起回来了。
小花率先跑了出去,见到小牛猛地停下,瞪着狗眼十分警惕,这大家伙儿怎么比它大这么多!
“这是咱家的牛么?”赵玲儿小跑过去:“好黑啊!”
“牛角真大。”赵湛儿说。
“明日一早就能去放牛了。”周竹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,笑道:“春妮家是不是也有一头大牛?以后放牛可以和春妮去。”
“好!”赵玲儿着实高兴,这可是牛啊!村里有牛的人家可不多呢。
“阿爹,我想带去山里放牛。”赵湛儿说:“行么?”
“当然可以,山里草多,牛吃饱了才有力气。”周竹笑说。
小牛进牛棚时还不太适应,前蹄来回踢,赵玲儿和赵湛儿把割回来的牧草放进食槽里,再倒上水,小牛有了食物,总算没那么焦躁。
夜里洗了澡,青木儿把买回来的四匹布拿给阿爹,这些布足够家里人每个人都做上新衣裳。
还有一匹布他放回了自己屋里,这是专门做小裤的布,贴身穿的布料要舒适柔软才好。
他第一回做小裤,没有经验,不过他见过阿爹做衣裳,也跟着阿爹和田雨学了不少,做几条简单的小裤还是能做的。
就是赵炎的尺寸……有些难把握。
青木儿对比了一下赵炎穿的小裤,真是……大啊……
他捂了捂脸,不知怎的有些羞涩,这汉子真是……费布料。
这一匹薄薄的小布料,可是花了一百文呢!
青木儿拿着布粉画出大致剪裁的地方,拿起布料对叠抻了一下,来回翻看几遍,又把布料放下了。
他走去门口,偷偷摸摸地喊了一声:“阿炎,进来。”
赵炎正和赵有德聊田地收成的事儿,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