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他是黑山军的首领,张燕。”
&esp;&esp;曹班双手捧着水,拍在自己脸上,从河水倒影中,她看见了自己模糊的相貌,有一瞬间的恍神。
&esp;&esp;“主公?”
&esp;&esp;“哦,没事……”
&esp;&esp;没事的,马上就会见到了,不要紧张。
&esp;&esp;曹班在心里告诉自己。
&esp;&esp;“就这一个晚上,你哪来的情报源?”曹班好奇道。
&esp;&esp;符柯得意道:“随便找了几个小兵,一问就问出来了。”
&esp;&esp;曹班抬了抬眉毛,符柯继续道:“沿着黑山往北,便是黄巾首领张角的老家巨鹿郡,这一带之前也是黄巾猖獗,有个首领,名换张牛角的,张燕和他交好,后来这边的黄巾被皇甫嵩剿灭了,张牛角死了,张燕就给自己取了张姓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,他也信太平道?”曹班接过符柯递给她的手帕,擦干净脸上的水,手从袖子里掏出长条形的小木匣,打开盖子,取出里面的单框镜,放在右眼眶上。
&esp;&esp;符柯一愣:“主公还是看不清么?”
&esp;&esp;许久不见曹班戴这个,符柯都快忘了曹班近视这件事。
&esp;&esp;曹班摇头:“左边视力没问题,所以合在一起还行,只是这样更清晰一些。”
&esp;&esp;平日在郡里,或者在不其,身边总是有小孩子,为了不让小孩子觉得“很酷”,刻意弄坏视力去模仿,在室外时,她一般都不会戴眼镜。
&esp;&esp;这几天山路不太好走,骑马的时候视线高,能看远一些总是好的。
&esp;&esp;符柯最后总结道:“虽然他们人数还不到我们正兵的一半,但主公还是要提防着,毕竟是山贼。”
&esp;&esp;两军人马相安无事的过了一夜,到了白日出发的时候,曹班军中的部将开始清点人头。
&esp;&esp;于禁现在是手下有五百人的军候,五百人每五十一队,每队有一队长,于禁站在空地上,深吸一口气,高喊:“集合!”
&esp;&esp;随后营中响起队长们整齐的口令声——“立正!”“报数!”
&esp;&esp;正常情况下,军候们点完人数,确认五百人无误,层层上报确认后,曹班的军队才会出发。
&esp;&esp;然而令于禁感到奇怪的是,接连好几天,队长们报上来的人数都不太一样。
&esp;&esp;第一个数量变化的,是列在最末的五队队长,当他向于禁报上了五十一的人头数后,立刻引起了其他队长的嘲笑。
&esp;&esp;“怎么回事,李队长,自己队伍的人都数不清?”
&esp;&esp;“李队长是不是睡迷糊了,数学课都还给学院老师了?”
&esp;&esp;偏偏李队长还是个腼腆内向的性格,等大家调侃完,他才尴尬道:“报告军候,确实多了一个人。”
&esp;&esp;军中人数变化,也不是怪事,只不过军队里因为逃兵而导致人数减少是比较常见的,曹班军队这种情况虽然罕见,但也不是没有先例,按照军中规章,将增员的消息一同上报,获得批准后,只要军候能管好,十分之一以内的增员,都是可以接受的。
&esp;&esp;然而当于禁发现,每天早上出发时,队伍里多出的人头,从一开始的一两个,到后面的五个、十个,甚至扛着兵器,带着口粮来投奔,事情性质就不一样了。
&esp;&esp;张燕的好兄弟张牛角死后,张燕一直想摆脱山贼的称号,加入朝廷编制,却一直没找到机会。
&esp;&esp;如今机会不久来了吗?
&esp;&esp;听闻天下英雄齐聚酸枣讨董,怎么能少了他们黑山军呢?
&esp;&esp;他不认识什么泰山郡曹班,但既然是讨董,对方粮草充足,装备精良,那他跟在后面,总能分一杯羹吧。
&esp;&esp;张燕算盘打得是很好,可自从和曹班同行后,他却发现自己队伍里的人,到了第五天,他手下的一个副将,居然都直接跑到曹班的军营里了!
&esp;&esp;于是他在这天扎营后,气冲冲的,拿起长矛,就要找曹班算账。
&esp;&esp;然后就被许褚,一个四两拨千斤挑翻,整个人栽倒在了水里。
&esp;&esp;他身后的弟兄们,本来是来给他打气的,见许褚勇猛,纷纷作鸟兽散。
&esp;&esp;更加尴尬的是,他的那个副官,从曹班营地中的一顶帐篷里掀开门帘走出来,端着一只陶盆看热闹。
&e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