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顿了顿,他似是想起了某段久远却刻骨铭心的回忆,眼中露出一丝憧憬和敬慕。
&esp;&esp;“当年我是路边一个哑童,父母皆死于天灾,是师尊收养了我,他喜欢下棋,而我喜欢看棋,师尊便说,观棋不语真君子,于是便给我取了李观棋的名字。”
&esp;&esp;往事悠悠,远隔数千年。
&esp;&esp;可提起童年时的那段时光,太平观主眼中的沧桑似乎一瞬间都消失不见了,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一缕笑意。
&esp;&esp;“师尊从未让我暴露于世人眼中,大战前,他告诉我,此战乃是死卦,凶多吉少,可他依然要战,只为了于火中取粟,搏一线胜机。”
&esp;&esp;啪!
&esp;&esp;太祖皇帝对着棋盘苦思许久,突然目光一亮,似是想到了一招神来之笔。
&esp;&esp;他重重落下一子,笑道:“哈哈,李观棋,原来你也会大意呀!”
&esp;&esp;只见此子落下,如闪电般抓住了对方的破绽,利剑一般撕开了对方角部的防守。
&esp;&esp;然而李观棋却毫不理会,亦不意外,落子在了另一处。
&esp;&esp;皇帝喜滋滋地继续落子,两人你来我往,没多久就吃了许多白子,角部大优。
&esp;&esp;然而等他回过头来一看,顿时倒吸一口冷气。
&esp;&esp;虽角部占优,却大势已去。
&esp;&esp;李观棋着眼于整盘棋局,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,甚至连那处破绽,都是诱敌深入。
&esp;&esp;“《棋经十三篇》有云,弃如敝屣,得若连城,我弃角部二十子换得三路外势合围,正是投骨饲虎局。”
&esp;&esp;饲虎者,必藏屠龙刀。
&esp;&esp;啪!
&esp;&esp;随着天元一子落下,胜负已分。
&esp;&esp;张九阳若有所思,这一步棋,也有道经中‘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’的意味。
&esp;&esp;“师尊为我锻造了一座长生棺,躺在其中可沉眠不老,他让我每五百年醒来一次,寻找其转世,若是九年内无法寻到,便继续沉眠。”
&esp;&esp;“就这样,我醒了又睡,睡了又醒,终于在六百多年前,遇见了天元,也就是诸葛七星。”
&esp;&esp;“因此,他既是我的弟子,又是我的师尊。”
&esp;&esp;张九阳心中升起一丝明悟。
&esp;&esp;这就好像八仙中的钟离权和吕祖一样,传说吕祖是东华帝君转世,而钟离权则是东华帝君的徒弟,后来他点化吕洞宾,又成了其师父。
&esp;&esp;“那接下来呢,谋圣有说该怎么办吗?”
&esp;&esp;“诸葛国师现在也死了,难道这也是计划中的一步?”
&esp;&esp;张九阳继续追问道。
&esp;&esp;“不知道。”
&esp;&esp;“不知道?”
&esp;&esp;李观棋摇头苦笑道:“我只是一颗棋子,接下来的棋,该你下了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第695章 试问诸神,谁敢来此人间?
&esp;&esp;“我?”
&esp;&esp;张九阳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太平观主,仿佛在说,你开什么玩笑。
&esp;&esp;他虽然也觉得自己有些小聪明,但并不认为,自己能和谋圣、诸葛七星这样的人在智慧上比肩。
&esp;&esp;一路走来之所以能节节胜利,主要是华夏神明足够厉害。
&esp;&esp;这点他还是分得清的。
&esp;&esp;“师尊曾说过,他的转世身会继续下这盘棋,于是我等到了诸葛。”
&esp;&esp;“而诸葛临终前,则说将来会有人来接替他,那个人,才是真正能赢下整盘棋的人。”
&esp;&esp;太平观主静静望着他,道:“我已经观察很久了,除了你,不会再有第二个人选。”
&esp;&esp;最主要的是,张九阳斩杀了沦落为魔神傀儡的鬼谷,做到了连诸葛都没能做到的事情。
&esp;&esp;所以他相信,那个新的执棋人,就是张九阳。
&esp;&esp;“没兴趣。”
&esp;&esp;张九阳想也没想就拒绝了,道:“我觉得你下棋比我好多了,还是你来吧。”
&esp;&esp;太平观主洒然笑道:“你口口声声说着没兴趣,实则心中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