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应荣,被杨应荣识破,然后大打出手,他当场把人家打残。
&esp;&esp;人正躺在床上。
&esp;&esp;杨应荣也被他娘亲送来徽州避祸。
&esp;&esp;是他有个舅舅在这里的书院任教,他被家人以读书的名义送出了京城。
&esp;&esp;当然小厮不会如实这样说。
&esp;&esp;但秦八根据套话所得,总结成这样的。
&esp;&esp;因此第二天一早,宋锦醒来用早饭的时候,秦八跟她聊起了此事。
&esp;&esp;“哪个书院?”宋锦问道。
&esp;&esp;秦八回答:“紫阳书院,这书院向来招收的也多数是富贵人家的子弟。”
&esp;&esp;少数寒门学子也是经过考试进去。
&esp;&esp;在师资上面,紫阳书院算是拔尖,若是真心想求学,是能学到不少东西。但如杨应荣这种纨绔子弟进去,无心向学,也就是混日子的。
&esp;&esp;提到读书人的事。
&esp;&esp;宋锦不自觉想起了秦驰,“你家公子何时到达徽州?”
&esp;&esp;“还要再过两日。”
&esp;&esp;秦八去商行打听过。
&esp;&esp;秦驰必定要回原籍办事科举的报名等手续,等拿到了考试的资格,又要去省城赶考。
&esp;&esp;早早退房,赶回黟县宏村。
&esp;&esp;等到午时杨应荣再过来就餐,一打听就发现宋锦已经离开。
&esp;&esp;他这表情很是奇怪。
&esp;&esp;有点儿忌惮对方是冲着他来的,当得知真是巧合碰上了,又有些可惜。
&esp;&esp;“他真是徽州的商人?”
&esp;&esp;杨应荣一脚踢在青衣小厮身上,“这话当真?若徽州的商人回到歙县,还要来客栈住宿,你觉得这话可信吗?”
&esp;&esp;是没有用力的那种踢。
&esp;&esp;青衣小厮微微鞠躬讨好道:“是真的,真的,奴才昨天跟他身边那家丁打听了,说他家主子是徽商,此次在外面跑商大半年了,昨天才刚回来,正往家里赶。”
&esp;&esp;“还有呢?”杨应荣问。
&esp;&esp;青衣小厮迷茫,“还有什么?”
&esp;&esp;“姓名,哪里人,做什么生意?”
&esp;&esp;杨应荣等着青衣小厮回答,结果小厮一脸无辜,气得他真的踹了他一脚,“你这是有多愚蠢,跟人聊了天,什么有用的都没有打听出来。”
&esp;&esp;青衣小厮也是这时才发现,一脸的懊恼。
&esp;&esp;先前他怎么没意识到呢?
&esp;&esp;这被踢也是不冤的!
&esp;&esp;第225章 再回秦家沟
&esp;&esp;不管杨家主仆在想什么。
&esp;&esp;宋锦是风尘仆仆赶回宏村镇。
&esp;&esp;回去之前,还是先去一间客栈落脚,换回了女装。
&esp;&esp;当回去的时候,却发现大门紧闭。
&esp;&esp;拍了拍,无人开门。
&esp;&esp;“怎么回事?家里没有人吗?”
&esp;&esp;宋锦盘算了一下时间。
&esp;&esp;秦七提醒道:“中元节了,大家会不会是回老家了?”
&esp;&esp;七月中旬,正是中元节。
&esp;&esp;秦七去隔壁邻里打听了一下,说秦家人早在两天前就回去了老家,说老家来信了,有老人生病了什么。
&esp;&esp;听到这个理由。
&esp;&esp;宋锦下意识想到那两老不安分。
&esp;&esp;可能又要闹出幺蛾子。
&esp;&esp;这两年的时间,宋锦收到徽州的消息不多,原因还是她落脚的地方不定,偶尔才能从秦驰的信件之中,得知孩子的情况。
&esp;&esp;不知不觉中,孩子又年长两岁。
&esp;&esp;起初没有什么想法。
&esp;&esp;这会儿宋锦心里竟然多了几分急切。
&esp;&esp;当即决定回去秦家沟。
&esp;&esp;反倒是秦七提醒:“夫人不等公子回来,再一起回去秦家沟吗?若是现在回去,老夫人他们问起公子,您要如何回答?”
&esp;&esp;“这个简单,就说你家公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