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当年他安插进宫的一个眼线,混到了淑妃杨氏身边当差,死前将真相送出了宫,不然,这真相十有八九会被掩埋。
&esp;&esp;洪老头又道:“杨正凯当时官途不顺,一直在翰林院熬资历,用一个女儿的死来换取杨家百年的繁荣,很值得的买卖。”
&esp;&esp;“淑妃也是知情人?”
&esp;&esp;“没有她的配合,也成不了事。听说她在入宫前就心有所属,大概早就心存死意了。”洪老头娓娓而谈。
&esp;&esp;如今看来杨家的策划很是成功。
&esp;&esp;一直以来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杨家,包括成明帝这个当事人。
&esp;&esp;谁会料到杨阁老会这般狠?
&esp;&esp;在女儿得宠之际,送女儿去死,最主要是他的女儿,也没有留下皇子和皇女。
&esp;&esp;这事情让秦驰刷新了对杨阁老的认识。
&esp;&esp;一个狠得下心的人,是成大事的。
&esp;&esp;当晚回去寝室的时候,秦驰在睡前将此事讲给了宋锦听,这让宋锦的心情凝重。
&esp;&esp;“想不到那位一把年纪了,还这般分不清轻重。”宋锦侧身面对着秦驰,说话极为小声,不怕隔墙有耳,“仅是像几分罢了,就这样放过一个贪赃枉法的官员?”
&esp;&esp;“在他心里估计没有这个国家了。”
&esp;&esp;秦驰早就发现了成明帝年轻也曾励精图治,年纪越大之后私欲就越发重了,“他身为一国之君都能漠视律法,何谈让底下朝臣去遵守?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。”
&esp;&esp;大夏朝尚未灭亡,还是祖宗打下的基础好。
&esp;&esp;然而这些年也基本看不到希望。
&esp;&esp;以史为鉴就能知道,一个朝代的兴衰也不过数百年,从来没有哪个朝代是长盛不衰的。
&esp;&esp;两个人聊了不短的时间。
&esp;&esp;宋锦睡前提醒秦驰,“再去翰林院要小心些,这世道去哪里都不缺人。”
&esp;&esp;“我会注意的。”
&esp;&esp;秦驰轻轻搂过宋锦,“时辰不早了,娘子睡吧。”
&esp;&esp;夫妻俩相拥而眠。
&esp;&esp;次日一早。
&esp;&esp;外面的天色尚未大亮。
&esp;&esp;秦驰起来身穿便服。
&esp;&esp;端上早饭的时候,宋锦看了他一眼,“相公今日不去翰林院当差?”
&esp;&esp;“当差倒是不急,新的官服尚未送来。等下我会去一趟翰林院,邀请同僚中午过来吃个便饭。”
&esp;&esp;秦驰把翰林院午饭的“传统”当趣事说给宋锦听。
&esp;&esp;宋锦听了觉得新鲜。
&esp;&esp;刚当官的秦驰请客是肯定的,但不宜搞得隆重又不能过于寒酸,挑个中午邀请大家吃个便饭,正好适合。
&esp;&esp;秦驰出门的时候又撞见董兴德。
&esp;&esp;董兴德脸上神色微僵。
&esp;&esp;“董大人,好巧。”
&esp;&esp;秦驰主动打招呼。
&esp;&esp;昨天两人见面还是同级,董兴德尚能摆个前辈的谱。今日秦驰就是他的上官。再不乐意,他还是要向秦驰行礼,“下官董兴德见过秦大人。”
&esp;&esp;“在外面不必多礼,中午来我家吃饭。”秦驰有心邀请。
&esp;&esp;董兴德酸溜溜的应下了。
&esp;&esp;第269章 神特么的人间大爱
&esp;&esp;秦驰碰到董兴德。
&esp;&esp;便一起去翰林院。
&esp;&esp;路上碰到其他去上衙的官员,秦驰皆是一一打招呼,主打的态度就是亲切随和。
&esp;&esp;伸手不打笑脸人。
&esp;&esp;昨晚听到秦驰升官的惊人消息,再碰到他本来心里直冒的酸水,在见到秦驰平和温润的笑脸,一下子那股不平也弱了些许。
&esp;&esp;俗语有云伸手不打笑脸人,能流传至今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&esp;&esp;秦驰比谁都清楚。
&esp;&esp;从晋升的那一刻起,他就是朝廷官员眼里的出头鸟了,显眼得不得了。稍为处理不好,便会成为众矢之的。
&esp;&esp;众官员当中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