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有争端,是什么,说来给朕听一听。”
&esp;&esp;又是一场安静。
&esp;&esp;底下没有人回话。
&esp;&esp;明成帝目光看向皇长孙,“你来说说,朕过来之前,他们在说什么?”
&esp;&esp;赫连勉面露尴尬。
&esp;&esp;这让他要怎么说?说闻阁老多管闲事,还是说章侍郎想要刁难秦祈安?还是说秦祈安反驳得对方哑口无言,丝毫不落下风?他不想得罪闻阁老,又想要拉拢的秦驰,可是想两方不得罪,回答又不一定让明成帝满意。
&esp;&esp;这时需要几分急智。
&esp;&esp;正当赫连勉决定把三人对话复述出来,不偏不倚之时……
&esp;&esp;“陛下,方才是老臣和秦大人发生了几句口角,不是什么大事儿。”闻阁老率先站出来说话,又是一脸苦笑道,“是臣老了哦,理解不了年轻人的想法。”
&esp;&esp;明成帝目光扫过几人。
&esp;&esp;秦驰面上适时露出错愣,忍住了没有当众反驳。在这个时候反驳,不管他是对或错,给人的印象和感观都不会好。好比年轻气盛、急强好胜或是得理不饶人等就会扣到他头上。
&esp;&esp;闻阁老再怎么说是长者。
&esp;&esp;这一个暗亏,秦驰只能咽下。最好的应对法子就是沉默。
&esp;&esp;沉默不是默认。
&esp;&esp;无声也是一种反击手段。
&esp;&esp;因为刚才怎么样又不是没人瞧见,有人或许一时半会被带偏,等之后回想起来,也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。
&esp;&esp;明成帝这个年纪和闻阁老不相上下,不爱听闻阁老说什么老不老?
&esp;&esp;故而闻阁老以为明成帝会追问。
&esp;&esp;明成帝却眼神示意吉祥。
&esp;&esp;吉祥立马站出一步,对着下方的文武百官道: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
&esp;&esp;“臣有事容禀。”
&esp;&esp;站出来的是一个武将,将奏折递了上去。
&esp;&esp;这武将所要禀报的是数个军营的将士,已经整兵待发,只等明成帝下旨,立马就能启程去西北。
&esp;&esp;明成帝当即下旨。
&esp;&esp;这事早先是明成帝决定。
&esp;&esp;西北打了胜仗,却是惨胜。
&esp;&esp;折损了数万的将士,这位武将带的新兵营,把人训练好了,现在要送往战场,补充战力。刚去的这十万士兵,不会立马上战场,但会负责后勤一些事,好比打扫战场,运送军资等等。
&esp;&esp;第384章 唱作俱佳
&esp;&esp;大殿上聊起了国家大事。
&esp;&esp;早前的口角争端便显得微不足道,很快就被人抛在了脑后。官员们所聊的大多是围绕着西北战事的问题,此外就是今年南方粮食减产和税收等。
&esp;&esp;有朝臣当众提出一些难题。
&esp;&esp;各抒己见,寻求解决之法。
&esp;&esp;就这样一个多时辰过去。
&esp;&esp;然而大多数的问题,又抛向了户部,原因是问户部要银子,夏维板正着一张脸,来回只是一句话:“户部有多少银子,诸位大人会不知道吗?老是问我要钱,要钱,要钱!我又向谁要钱?把我老命拿去,也给不出那么多钱。”
&esp;&esp;明成帝被吵得头疼。
&esp;&esp;这几乎是常态了,吵一顿最后又是因为没银子而搁置。
&esp;&esp;恰在此时,有个小太监取出一叠奏折出来,递到了吉祥的手里,再放到了龙案上面。
&esp;&esp;明成帝由着下方的人吵。
&esp;&esp;他打开了最上面的一本奏折。
&esp;&esp;当看完了之后,再眼神不善地看见章侍郎。
&esp;&esp;底下的臣子察觉不对,议论声渐渐的少了。有官员还顺着明成帝的目光,暗中瞅了章侍郎几眼,纷纷猜测章侍郎是不是做了什么惹怒了明成帝。
&esp;&esp;章侍郎也发现了不妙。
&esp;&esp;陛下盯着下面的谁?
&esp;&esp;如果不是为官这么多年,恐怕会在明成帝压迫感十足的目光下,不打自招或是下跪求饶。现在他心里尚有一丝侥幸,祈求明成帝看的人不是他。而是他身前或是身后的官员。
&esp;&esp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