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然后逐渐向波斯迁徙百姓。
&esp;&esp;最后是表功奏书。
&esp;&esp;是李瑄表奏立功将士的文书,包括升官进爵,获得跳荡勋章、勇士勋章、英雄勋章的人选。
&esp;&esp;拜鲁炅为柘枝镇守使,论惟贞为葱领镇守使。
&esp;&esp;程千里升任为北庭节度副大使,北庭副都护。
&esp;&esp;提拔功劳最大的李嗣业为安西都知兵马使。
&esp;&esp;提拔原本的都知兵马使车神塞为安西节度副使。
&esp;&esp;李瑄在远征的时候,原本的副使王正见病逝在龟兹,李瑄很惋惜。
&esp;&esp;王正见年迈,所以未随军出征,也算寿终正寝。
&esp;&esp;提拔张兴为经略军大使,车光倩和浑瑊为经略军副大使。
&esp;&esp;提拔李瑄麾下老将赵怀平为长城军使。
&esp;&esp;卫伯玉、马璘、郝廷玉、来瑱的提拔都是在战场上,李瑄正式启奏。
&esp;&esp;李瑄提拔白孝德为龟兹镇守副使。
&esp;&esp;田珍为另外一名龟兹副使。
&esp;&esp;瀚海军使郭合苍提拔为北庭都知兵马使,天山军使改任瀚海军使,升半阶。
&esp;&esp;瀚海军副使王睢升为正使。
&esp;&esp;其他包括柘枝、葱岭等还有七名副使名额,全部从立功者中提拔。
&esp;&esp;任何一军,都配两名副使。
&esp;&esp;被封的将领,多加中郎将、将军、大将军的职衔,标榜身份。
&esp;&esp;其他僚属,如封常清、刘单、独孤罗等,加职事官。
&esp;&esp;特别是封常清,李瑄举荐他为柘枝都督。
&esp;&esp;让封常清留守,负责管理柘枝城、西原城(怛罗斯城)一带军政,关键时刻,可以插手河中诸国。
&esp;&esp;等过段时间,李瑄再考虑将封常清调回去。
&esp;&esp;李瑄的表功奏书,李隆基只是大概看一眼,就吩咐杨国忠,尽快拟定委任状,让武部和文部签字,送往安西……
&esp;&esp;第347章 李隆基的赏赐,山雨欲来风满楼
&esp;&esp;杨国忠没有拒绝的理由。
&esp;&esp;将士立功,理应赏赐,加官进爵。
&esp;&esp;如李嗣业斩杀大食帝国的大埃米尔,相当于大唐的兵部尚书。其间又多有斩获,有陷阵之功,杀敌无数,从龟兹军副使越级提拔到安西都知兵马使没一点问题。
&esp;&esp;可惜安西的官职不多,放在其他军李嗣业当节度使都有可能。
&esp;&esp;只是这一样来,安西、北庭、陇右、河中,几乎全部李瑄一手提拔到将领,甚至朔方也有李瑄的老部下。
&esp;&esp;杨国忠在心底突然产生一种忧虑。
&esp;&esp;不是担心李瑄造反,而是怕手握兵权的李瑄向他发威。
&esp;&esp;杨国忠也想在军队中有影响力,但他掌权之后,天宝十节度,势力已经无比清晰。
&esp;&esp;安胖子在东北军,谁也无法插手。
&esp;&esp;陇右、河西,隐隐形成军事集团联盟,将他排斥在外。
&esp;&esp;朔方的安思顺,一向看他不爽。
&esp;&esp;河东军虽然对安胖子阳奉阴违,但也自成派系。
&esp;&esp;西域更不用说,是李瑄地盘,这几战以后,估计西域诸国,要看李瑄的脸色行事。
&esp;&esp;惟一能让杨国忠插手的是岭南五府经略使和剑南节度使。
&esp;&esp;岭南那地方,军队也就是对付土匪、海贼、反叛,是不毛之地,距离长安万里之遥,掌那里的兵权没丝毫用处。
&esp;&esp;杨国忠有心掌握剑南军,但征南诏的战役中,一塌糊涂。
&esp;&esp;所以杨国忠感觉自己很没安全感。
&esp;&esp;不论如何,杨国忠一定会想办法将安禄山干掉。
&esp;&esp;李隆基当天夜晚,留驻于望春楼休息。
&esp;&esp;翌日一早,又看了一下李瑄送回来的地图。
&esp;&esp;他让集贤院的官吏尽快根据此地图,绘制出完整的大唐帝国图册,给天下人观看。
&esp;&esp;杨国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