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回纥骑兵八成能冲入张掖,到达凉州城。
&esp;&esp;即便大唐的步兵可以依托张掖城、凉州城守卫。
&esp;&esp;但回纥所过之处,必然生灵涂炭。
&esp;&esp;届时,白亭海一带的主力骑兵,需要大量回援,对回纥骑兵围追堵截。
&esp;&esp;“回至尊。不仅是居延海方向,我军探子探查到有更多回纥骑兵南下。臣断定居延海方向的回纥骑兵,只是吸引我大唐的注意力。待我大唐回军河西走廊,他们主力将突袭白亭海,将我军储存一年的粮草辎重,毁于一旦。”
&esp;&esp;李泌心平气和,没有丝毫骄傲。他又徐徐向李瑄分析道。
&esp;&esp;回纥通过一场胜利,拖延大唐的进攻,才能稳住局面。
&esp;&esp;“绝对是这样,回纥竟然如此阴险。”
&esp;&esp;李朱师拍手,他对李泌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&esp;&esp;早在收复九曲之战的时候,李朱师就见过李泌,觉得李泌这个道士将来不得了。
&esp;&esp;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,位极人臣。
&esp;&esp;“既猜测回纥目的,我军主力佯装从白亭海撤军。实则藏匿在休屠泽南面,等待回纥攻击白亭城,再突然出击。必可复制天宝年间白亭海的战绩。”
&esp;&esp;封常清向李瑄建议道。
&esp;&esp;谋定而后动,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&esp;&esp;能窥探敌军动向,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向大唐倾斜……
&esp;&esp;第452章 回纥骑兵进入唐境,合黎山之战
&esp;&esp;“把握好时间,立刻按照枢密使的计划布置。白亭海以北的回纥轻骑,驱九留一,让他们得以知晓我军主力的动向。”
&esp;&esp;李瑄赞同封常清的建议。
&esp;&esp;但现在还不能动,得等到居延海再传来消息后,唐军才可以“顺理成章”的撤兵。
&esp;&esp;“臣等遵旨!”
&esp;&esp;众将领旨道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居延海。
&esp;&esp;曾经无边无际的居延海,因黑河水系东移变迁及上游农田灌溉截流等影响,湖面萎缩为东、西两个湖泊,古居延城消失。
&esp;&esp;即便如此,大唐居延海还能维持住一定程度的战略。
&esp;&esp;新建立的居延军城,夯土城墙高达两丈五尺。
&esp;&esp;里面各类仓库一应俱全,可以容纳上万人。
&esp;&esp;在居延城外,有一个个军屯,还有牧场,以减少朝廷的供给。
&esp;&esp;毕竟凉州城距离此一千七百多里,运输物资麻烦。
&esp;&esp;“轰隆隆!”
&esp;&esp;居延海北方,尘土飞扬,万马奔腾。
&esp;&esp;回纥的狼头大纛,在迎风飘荡。
&esp;&esp;放眼望去,全气势汹汹的回纥骑兵。
&esp;&esp;为首者,正是莫贺达干所推荐的顿桑特勤。
&esp;&esp;他是草原中赫赫有名的回纥王室猛将。
&esp;&esp;与回纥骑兵随行的,还有上万匹备用马,以及一些牛羊,携带有大量物资。
&esp;&esp;所以顿桑特勤的行军速度并不快。
&esp;&esp;从大唐发现顿桑特勤的骑兵,到顿桑特勤到达居延海,用了近四天的时间。
&esp;&esp;“回纥骑兵已至居延海,大概两万余骑,快去白亭海禀告至尊……”
&esp;&esp;宁寇军的军长向斥候吩咐道。
&esp;&esp;然后又道:“准备死守居延城,以免回纥强攻。”
&esp;&esp;“遵命!”
&esp;&esp;宁寇军的诸校、尉领命。
&esp;&esp;城外的牲畜、战马都已经运送到城内。
&esp;&esp;他们收到军令,不得出居延城。
&esp;&esp;居延城专门引有护城河,以居延城的五千士卒,凭借强弩和收集的雷石滚木,回纥想攻破非常困难。
&esp;&esp;毕竟回纥人本就不善于攻城,只有最普通的攻城器械。
&esp;&esp;如果回纥死磕居延城,正中唐军下怀。
&esp;&esp;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