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他和颜知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,深知他的脾性。
&esp;&esp;颜知这种读书人,八成奉行[舍生取义][士可杀不可辱]之类的准则。
&esp;&esp;而季立春是医者……医者,也有自己的准则。
&esp;&esp;[善行医者——]
&esp;&esp;季立春伏在地上,默默念着自小铭记在心的这句话。
&esp;&esp;[智欲圆而行欲方——]
&esp;&esp;智圆,才能遇事灵活,触类旁通。
&esp;&esp;行方,才能恪守本心,品行端正。
&esp;&esp;[心欲小而胆欲大——]
&esp;&esp;心细,是为考虑周到,百无一疏,
&esp;&esp;而胆大,是无所畏惧,敢为天下先!
&esp;&esp;季立春的眼神忽的变了,他抬起头道:“陛下若只是想救颜大人,卑职或许有个更好的办法。”
&esp;&esp;“……”赵珩察觉到了他的变化,端正了坐姿,眼神中透出一丝希望来,“什么方法,你说。”
&esp;&esp;“卑职认识颜大人八年,深知他并非一心求死之人,郁郁寡欢,只是因无法摆脱过往的阴影……”
&esp;&esp;季立春道:“卑职愿毛遂自荐,为颜大人治好心病。”
&esp;&esp;从古至今,只有解铃还须系铃人,只有心病还需心药医。
&esp;&esp;还从未有一个大夫敢站出来,拍着胸脯说,他定能够医治好一个人的心病。
&esp;&esp;直至这一刻,有一个叫季立春的太医决定,就由他……来做这古往今来的第一人。
&esp;&esp;第83章 深夜到访
&esp;&esp;如果说先前颜知还对赵珩失去记忆这件事抱着些许狐疑,在安然无恙从甘泉宫里出来之后,他已尽信了。
&esp;&esp;若是从前的赵珩,便是将他全身的骨头一寸寸的拆了也是轻的,怎么可能如此有礼有节的待他,还允他回乡呢?
&esp;&esp;走出甘泉宫的这一刻,似乎有什么重量从他的心口上移去了,红色宫墙西侧那渐渐下沉的夕照暖暖地照了进来。
&esp;&esp;皇帝重病后忘了事,这件事根本是不可能瞒天过海的,没过多久,便已是朝野皆知。
&esp;&esp;这事说大也大,说小也小。
&esp;&esp;把文武百官都忘了个精光听上去相当严重,可赵珩这个人,举朝皆知,经常对着张三喊李四,对着王五喊赵六,除了几个常见的近身大臣,名字姓氏一个都喊不对,百官早已习惯了他忘性大。
&esp;&esp;至于家国大事,还有内阁那群老臣在抢着发光发热,再说,比起前面那个一个二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,当今圣上还愿意上个朝批个奏折,再糟还能糟到什么地步?
&esp;&esp;举朝都愿陪着皇帝复健以表忠心,甚至想趁着这波机会好好刷一波存在感。
&esp;&esp;毕竟,如今圣上心里,所有人都是陌生人,哪知他将来会更亲近哪一个呢?
&esp;&esp;若能得陛下眼缘,一跃成为陛下眼中的新贵,那当年颜知得的恩宠和封赏,就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了。
&esp;&esp;那季立春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?
&esp;&esp;自打圣上醒来之后,季立春借着诊治的由头三天两头的甘泉宫面圣,早已一跃而成陛下眼中最重视的亲信,非但成了太医院提点,更是日日封赏不断。一言蔽之,红得发紫。
&esp;&esp;对比之下,昔日大理寺卿的风头已不再,无事不受传召,他推脱身体不适,不上早朝,也极少抛头露面。有眼尖的甚至发现,颜大人如今出入连那柄短剑也不带了。
&esp;&esp;说来也是,所谓的同窗之谊,在圣上忘记了一切之后,又有什么份量呢?
&esp;&esp;众人感慨着君王寡恩。却不知颜知这些日子难得过得像个人。
&esp;&esp;他就像才来雍京一样,发现了许多从前都没有留意到的东西。
&esp;&esp;譬如大理寺正对着一家点心铺,譬如东华门外有个馄饨摊,譬如雍京的街道犬牙交错,譬如眼下的时节正是秋高气爽。
&esp;&esp;过了几日,颜知甚至回了一趟大理寺,将手头在办的案子和公务都和宋融等人一一交接了。
&esp;&esp;宋融表面圆滑私底下却爱八卦,颜府这次刺君案闹的那么大,最后却成了无头公案,自是满肚子的狐疑。
&esp;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