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姜韶华看后很是满意。
&esp;&esp;士兵们吃饱了才有力气操练。她要的是一群精兵悍将,而不是饭都吃不饱满腹怨言战力低下的兵油子兵混子。
&esp;&esp;晚饭后,陈卓派人送信至军营。
&esp;&esp;事实上,代郡主巡查太平粮仓的陈长史,每日都派人送信来。有事信长,无事则短。
&esp;&esp;今日这封信颇为厚实。姜韶华一捏信封,便心中有数。
&esp;&esp;看来,西鄂县里有些状况。
&esp;&esp;看完这封长信后,姜韶华目光凉了下来,笑意全无:“秦虎!”
&esp;&esp;“在!”
&esp;&esp;“去请宋统领孟将军,还有于将军李将军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小半个时辰后,四位武将齐聚郡主军帐。
&esp;&esp;姜韶华将信递给宋渊:“这是陈长史的来信,你们也看一看。”
&esp;&esp;宋渊匆匆看了一遍,眉头也拧了起来。
&esp;&esp;孟大山是个直来直去的暴脾气,看了信后一拍桌案:“好一个汤家!把持着粮铺在西鄂县作威作福,西鄂县令要买粮补齐太平粮仓,都要看汤家人脸色。这是做起土皇帝来了!”
&esp;&esp;“郡主,末将立刻领人去,拔了汤家。”
&esp;&esp;于崇和李铁还没看信,不过,只听孟大山这一席话,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。
&esp;&esp;大梁有四十州三百郡千余县,赫赫皇权在京城自然权威最盛,四十州的刺史们,也多是天子信重的重臣。到了郡县这一级,皇权的影响力就大大减弱了,大大小小的宗族势力充斥乡野。
&esp;&esp;西鄂县里最大的家族,就是汤家。一个县里有一半的人都姓汤。
&esp;&esp;汤家掌握了西鄂县里的粮铺铁铺酒庄布铺等等重要产业。西鄂县令要买粮存粮,汤家屯粮不肯卖,还将粮价提高了三成。
&esp;&esp;也难怪郡主震怒了!
&esp;&esp;于崇上前一步,主动请缨:“郡主,请容末将领兵去汤家一趟。”
&esp;&esp;李铁这根墙头草,眼见着有表现的机会,也不肯错过,拍着胸脯自立军令状
&esp;&esp;“这差事交给末将,五日之内,末将取汤家家主的人头来见郡主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原本沉着脸,听到这话不由得失笑:“震慑警告一二,也就是了,还没到取项上人头的地步。本郡主是那么凶残的人吗?”
&esp;&esp;李铁讪讪一笑,心里暗暗腹诽。在郦县下令杀了五百土匪的人是谁?来南阳军营二话不说打伤了主将的人又是谁?
&esp;&esp;凶残两个字,根本就配不上郡主。
&esp;&esp;“汤家人明知王府下了公文,还做出这等举动,可见没将王府放在眼底。”
&esp;&esp;宋渊张口道:“应该重惩,以儆效尤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略一点头:“本郡主要亲自去一趟西鄂县,见识见识汤家家主是何等人物。”
&esp;&esp;“传本郡主命令,亲卫营所有人今晚收拾准备,明日一早启程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目光掠过于崇,落在一脸希冀的李铁脸上:“李将军点五百士兵,随本郡主一同启程。”
&esp;&esp;李铁大喜,高声领命!
&esp;&esp;第106章 跪服
&esp;&esp;宋渊孟大山李铁三人得了命令,匆匆告退离去,各自去安排明日启程事宜。要动兵马,备齐粮草是第一要务。这一夜,伙房上下是别想是了,得熬夜准备干粮。
&esp;&esp;姜韶华特意留下于崇,温声道:“本郡主点了李铁随行,将你留在军营里,你心中可有不平?”
&esp;&esp;于崇毫不迟疑地拱手应道:“李铁原本是左真的人,刚投向郡主,心中忐忑不定。郡主将立功的机会给他,是要安抚李铁等人。末将留在军营,能继续操练士兵收拢军心,是一桩好事。末将心中只有感激,绝无怨怼。”
&esp;&esp;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省力。
&esp;&esp;姜韶华舒展眉头,微微一笑:“你能想明白就好。于将军,本郡主和左真的奏折都送去朝堂了,皇上到底如何定夺,现在不好下定论。不过,这南阳军主将的位置,左真坐不住了,这个官职一定会出缺。”
&esp;&esp;“陈长史给吏部侍郎和兵部侍郎分别写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