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耽美小说>情欲小说>红楼之挽天倾> 红楼之挽天倾 第246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红楼之挽天倾 第246节(3 / 3)

官儿,这等旁支儿,得了富贵权势,要么是胸怀宽广的,要么是个睚眦必报的。”

&esp;&esp;这等出身寒微,骤登高位,要么气度恢弘,海纳百川,要么心胸狭隘,不能容人!

&esp;&esp;从方才看来,倒是个有气度涵养的,但她总觉得其人身上笼着一团迷雾。

&esp;&esp;不恼归不恼,但面上殊无异色,起码她看不出什么端倪。

&esp;&esp;“只怕是,心有山川之险,腹有城府之严。”

&esp;&esp;还有,她刚刚都不好说,看着那人腰间佩着的宝剑,剑鞘浮雕着金龙,这龙凤也是旁人能乱镌的?

&esp;&esp;怕不是御用之物!?

&esp;&esp;当然,她没见过,也不敢确信。

&esp;&esp;“等到京里,得让莺儿偷偷打听打听,不然,别什么时候把人得罪的给什么似的,自己还跟个没事儿人一样。”宝钗铰着手中的手帕,杏眸闪了闪,思忖道。

&esp;&esp;这边厢,薛姨妈闻听宝钗之言,多少有些心头怯惧,强笑道:“乖囡,你怎么越说越吓人了。”

&esp;&esp;宝钗转而柔声劝慰说道:“妈,先前倒也不妨事,只是人心险恶,这样因此种祸的先例,也不是没有的,我寻思着咱们到了京里,还是不要太张扬,那老话不是说得好,是非只为多开口,烦恼皆因强出头呢。”

&esp;&esp;她曾经读过一个故事,说得是唐时汾阳郡王郭子仪与卢杞的故事,从此让她对“人心险恶”四字印象深刻。

&esp;&esp;想来,若是因为话多而惹祸,那千言万语,倒是不如一默了。

&esp;&esp;其实,宝钗再是安分随时、自云藏拙的性子,也没有在这等避祸之事上,给自家亲妈藏着掖着的道理,覆巢之下,岂有完卵?

&esp;&esp;不过平时,也不大愿意显露能为。

&esp;&esp;薛姨妈闻言,心下稍宽,笑着点了点头,道:“我就说吗,哪能这么瘆人?不过老话是有道理在的。”

&esp;&esp;她家姑娘自小儿就心思谨细,落落大方,她也明白了自家姑娘的意思。

&esp;&esp;是了,逢人三分笑,面带和气,谁都别得罪,不强出头也就不惹是非。

&esp;&esp;她们孤儿寡母的,到了京里只要不张扬,凡事不强出头,她们是亲戚上门,不管是谁,但凡顾着脸面,也不愿折她们体面。

&esp;&esp;薛姨妈念及此处,心头打定主意,也是欢喜,笑着看向宝钗道:“乖囡,若是你哥哥也像你一样让娘这般省心,该有多好啊。”

&esp;&esp;宝钗心头叹了一口气,正要开口叙说。

&esp;&esp;“妈,您唤我?”

&esp;&esp;却在这时,薛蟠从外间大步而入,晃着一颗扎着紫头巾的大脑袋,笑着说道。

&esp;&esp;薛姨妈笑道:“就是唤你,你表兄送回去了?”

&esp;&esp;“送回去了,人家骑上马走的。”薛蟠笑道。

&esp;&esp;“那歇息一晚上,等明天咱们启程,也能早点儿到京城,”薛姨妈看着自家儿子的脸上挂着憨厚笑容的大脑袋,觉得还是自家儿子看着讨人喜欢,不像那珩哥儿一脸生人不近的样子,看着没有热乎气儿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贾珩离了薛家所在客栈,回到营寨,已是傍晚时分,进入中军大帐,坐在帅案后,继续整理、书写着新军架构以及作训章程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