例不可开。”东方朔坚持道:“宣室殿乃未央宫正殿,商讨国事的地方,出入皆是公卿、有才华的贤者,董偃是何身份,不学无术,醉心奢靡,朝野皆知,昔日竖貂自宫,教恒公□□,后来终究与易牙一同为患……”
&esp;&esp;东方朔不是轻视身份低的人,但是这等鼓动君主自甘堕落的人,若是再不劝,以后怕是会有更加出格的举动。
&esp;&esp;刘彻闻言,思索片刻,便下令将宣室殿的酒宴改在北宫,引董偃在东司马门出未央宫。
&esp;&esp;未央宫四面各有一座正门,称为司马门,帝王、文武百官出入皇宫,均从北司马门,至于内侍、工匠等人则是东司马门。
&esp;&esp;而东方朔因为直谏,获得了三十金的赏赐。
&esp;&esp;董偃在皇帝赐宴的现场,被东方朔当庭阻拦,他由正宫门进入,后来被人从偏宫门引出,而且还是从东司马门,相当于被清理出场。
&esp;&esp;这就不只是伤面子的事情,而是令人胆颤的迎头棒喝。
&esp;&esp;此事传出后,大家都知道董偃在刘彻那边没什么地位了。
&esp;&esp;董偃则是诚惶诚恐,刘嫖知道后,将东方朔骂的那个脏啊。
&esp;&esp;若不是因为她现在失势,换做她年轻时,肯定要给东方朔好看。
&esp;&esp;至于刘彻,汲黯也没有放过他,也凑了一把热闹,当面说了刘彻一顿。
&esp;&esp;刘彻当时听闻汲黯要觐见,就知道情况不妙,为了防止被汲黯骂的太狠,刘彻派人将刘瑶喊了过来,想着有刘瑶在场,汲黯应该有所顾忌。
&esp;&esp;谁知道刘瑶率先叛变,等汲黯来时,殷勤地给他倒茶,表示帮理不帮亲,看她的样子,刘彻猜测应该看他不顺眼许久了。
&esp;&esp;等汲黯骂完人,刘彻还要在刘瑶的眼神催促下反省几句,然后就让汲黯快快离开。
&esp;&esp;至于赏赐,想的美,说的时候口水都快喷到他脸上了,他又不是喜欢受虐,汲黯这种直谏一年到头体验个两三回就行,若是给了赏赐,岂不是鼓励他天天骂自己。
&esp;&esp;到时候朝野其他人有样学样,天天挑他的刺,他还有好日子过吗?
&esp;&esp;刘瑶面露失望,噘着嘴道:“阿父,汲黯说的那么好,你怎么不给他赏赐?”
&esp;&esp;“他是骂朕,又不是骂你,你自然觉得好听。”刘彻白了她一眼。
&esp;&esp;刘瑶轻哼道:“又不是我犯错,汲黯怎么会骂我呢?”
&esp;&esp;刘彻:“你……等着吧,以后也有你好受的。”
&esp;&esp;刘瑶现在年纪还小,朝中没有人挑她的刺,他觉得,随着孩子渐大,阿瑶肯定也逃不了这一关,到时候他看她怎么哭。
&esp;&esp;刘瑶:……
&esp;&esp;到时候若是朝中有大臣弹劾她,她肯定不会惯着他们,若是骂不回去,就找阿父算账。
&esp;&esp;俗话说,眼不见为净,谁让他告诉自己的。
&esp;&esp;阿父这种性子,就要有人时时看着,若是由着他,他能给你左脚踩右脚上天。
&esp;&esp;次日,刘瑶送了一副写着“上梁不正下梁歪”的字画,亲自挂到宣室内殿中,美其名曰共通自省。
&esp;&esp;刘彻:……
&esp;&esp;来往的大臣看到熟悉的字迹,纷纷忍笑。
&esp;&esp;东方朔则是十分浮夸的惊为天人,表示也想要刘彻赐下一副,回去自省。
&esp;&esp;其他人见状,也纷纷开了口。
&esp;&esp;刘彻磨了磨牙,这群人揣着明白装糊涂,明明看出阿瑶的字迹。
&esp;&esp;刘瑶听说后,热情地表示她最近字练得不错,可以写。
&esp;&esp;然后刘彻让人又给刘瑶搬了一箱竹简让她誊抄。
&esp;&esp;刘瑶:……
&esp;&esp;她现在还年轻,按照现在“闯祸”的频率,等到她老了,不会抄出一座图书馆吧。
&esp;&esp;事实确实如此,千百年后,许多博物馆收藏的汉籍就是刘瑶抄录的,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参观时,指着刘瑶罚抄的那些书,对孩子说,这法子可是老祖宗传下来,多动笔有利身心,汉武大帝用这法子教导出来的卫长公主多好啊。
&esp;&esp;小孩们:……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三月中旬,王容正式嫁给卫广。
&esp;&e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