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里等着陈舟开店的邻居们,一个个又活跃起来:
“这肉炖的,看上去真不错,熟肉馅的包子肯定好吃。”
“这对吗?”
-“我是说包子馅很对,但你这个时间发出来,他对吗?”
我不是吃货:“今天所馋到我的,到时候我会全部吃回来。”
子涵妈妈:“老板,我记得你的id以前是门牌号来着,现在怎么改了?”
陈舟:
自己得抓紧开店了。
可惜不能开一家办事大厅。死手续能不能跑快点。
第二天,
赶着黄金工作时段,陈舟再次来到了办事大厅的8号窗口。
上一次来,大概是一个月之前,现在自己已经开店了。
窗口里的工作人员,其实不认真去记的话,似乎表情都差不多。
脸上似乎写着:你最好一次把业务办明白。
但想想自己在公司上班的时候,也不是那么开心,多少也能理解一点。
玻璃窗后面,情报中提到的那位小姑娘,让陈舟一一递上证件、材料。
在一番检查之后,她忽然抬头对陈舟说道:
“诶,我记得你,你上次来过。”
陈舟点头,“对,上次来过,办的是摆摊的手续。”
小姑娘佩服道:
“没想到你生意还挺好的,这才多长时间,就开店了,有一个月吗?”
“一个月多了。”
招徕客人是每个小老板的自我修养。
陈舟邀请她:
“有空可以过来尝尝,就在阳光城小区底商,挨着南门最近的就是我的店,主要卖包子。”
窗口里的小姑娘给他看了看递过去的租房合同,笑道:
“这上面都有。东西挺全的,回去等着现场核验就行。”
这是王莹第一次对办理业务的人感到好奇。
不管办什么业务,这位陈先生总是那么痛快,准备的材料也齐全。
连带着自己上班的心情都好了不少。
而且,短短一个月,就从摆摊干到自己开店。
感觉他的生意肯定很好。
包子估计味道也差不了。
街坊邻居
周四早上,高铁站。
还没入伏,天气就热得不行了。
陈舟只是把行李箱搬下来,在太阳底下走了几步,就感觉头上要冒汗。
这让他心中感到庆幸——自己的店铺开业在即,不用在外面摆摊让顾客也跟着挨热了。
林女士握住陈舟手上的行李箱,一句接着一句:
“你自己吃饭也别糊弄,昨天剩下的肉我放冰箱保鲜里了,想着吃点蔬菜水果什么的。”
“车给刚加满油,你应该看到了。”
“空调记得别开一宿。”
“衣服放在”
“行了行了,”陈舟拉过行李箱把娘俩送向进站口,“我也不是三岁两岁的孩子。”
林女士想了想,丈夫确实不是。
而且她也没什么要交代的事情了,转而聊起小师妹来:
“仪琳住得不算近,你看看要不要帮她在附近租个房子。这样上班方便。”
“好了,我知道了,出个门不够你操心的。你们到地方给我发信息,然后给妈、大姐她们带个好。”
“嗯,你开车路上慢点。”
陈桃桃跟在妈妈身后,转头跟陈舟开开心心地挥了挥手,“爸爸再见!”
“再见桃桃。”
小丫头心里从来不装着事儿。
这一点挺不错。
陈舟上午跟装饰公司约好,让他们过来安装招牌。
定做的招牌看起来挺不错。
红底白字,款式简单大方。
小师妹说颜色参考了蜜雪冰城,人设计师专门调的红色,但陈舟看不太出来。
倒是“社区食堂”四个大字足够醒目,这跟营业执照不完全一样也没什么。
小字中,主营品类中写了“包子、早点”。标语,是陈舟的真心话,“选好食材,让顾客吃着放心。”
招牌的材料,则用了软膜灯箱,价格便宜,还带发光的功能。
如果是做早餐的话,在夏天基本上用不到。
但换作冬天,早晨天刚蒙蒙亮,出了小区看到街边有这么一家早餐店亮着灯,应该会感到很温暖。
装饰公司也是会节约成本的。
这么大个招牌,只派了一位师傅过来。
所以虽然脚手架底下的滑轮固定住了,但陈舟还是象征性地把脚踩在上面。
看着脚手架上的师傅一个人就熟练地安装灯箱,他心里也不得不服气,术业有专攻。
卖包子就赚卖包子的钱,安装就赚安装的钱。
互相交换劳动成果嘛。
过了一会儿,灯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