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免再嘱咐一句:
“路上也记得注意安全啊。”
-“哎呀,我知道的,师兄,你放心吧。”
七点半时,陈舟在店里,刷新了本次的情报。
这次有足足五条。
首先是——
【市井秘闻(稀有)】:清末民初,海滨市码头文化盛行,脚行、漕运的劳动者们需要热量高、制作快的菜肴,内脏类食材因为其价格便宜属于边角料,从而成为首选,猛火热油爆炒的制作方式,出餐也方便快捷。后来经过酒楼的厨师改良,往腰子、猪肝里面加入珍贵的里脊肉,形成了当地特色菜,老爆三。浏览本次情报,你获得该食谱。
省的折腾一趟了,给你也好评+1。
陈舟心中浅浅吐槽了一句。
随后查看起菜谱来。
老爆三,是一道对火候和刀功都有要求的炒菜。
能把老爆三做好,厨艺绝对过关。
而了解一下这道菜的历史,也让陈舟多少有些感慨。
以前肝脏、腰子,都是下水,便宜玩意儿,现在猪腰子反倒比猪肉贵了好几倍。
在菜品流传的过程中,老爆三食材、调味上也变换出很多口味。有用牛羊肉的,也有用心肝肾的。
不过,说到正宗的老爆三,或许至少得把里脊肉摘出去才算。
毕竟就算起士林的面包不花钱,但当时也很少有人消费的起。
那个年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真说不上高。
而火锅、爆肚、这些类似的美食,可能也都有大差不差的历史由来。
劳动者的生存智慧,加上厨师的专业技术,这才有了如今这么丰富的菜品。
想到这里,陈舟也给自己打了打气:
别丢份儿。
第二条【食客动态(稀有)】提起接下来几天,店内客流上升的情况,刘天瑜爸爸给人淡如菊投了推广,在其中还起了一定作用。
这一家人也挺有意思。人淡如菊至今还不知道那个给她投了抖加的头像是谁呢。
【市场消息】情报,给到了双十一促销的一些内容。
陈舟简单看了看,家里的事情,有林女士在,他很少操心。
这两天有看老婆在研究空调。
厨房里装一个,夏天做饭不热。但是冬天,装空调价格便宜。
林女士还是很会过日子的。
最后的【员工星探】是陈舟的定向情报。
补充说明了一些黄师傅的信息。
包括他过去的薪资待遇,以及他倒卖水果曾经砸手里两大车橘子,这辈子都不想吃这些东西了。
而本次试菜的内容,黄师傅恰好也准备了自己拿手的,老爆三。
总而言之,
本次的情报,陈舟的关注重点还是放在新员工上面。
中午一点钟的时候,黄师傅准时过来了。
他穿戴整齐,自己带了家伙式,甚至还提了兜子软囊囊的食材。
陈舟已经知道他要准备的是什么。
笑着让他先在店里坐坐,随口说道:“你这是要做老爆三啊,黄师傅,菜很硬啊。”
黄海英稍显诧异:
“诶,陈老板你这一眼就看出来了。”
不过转念一想,袋子里面那腰子、猪肝,明眼人看一看,确实很好猜中。
毕竟就这三样。
黄海英也没过多考虑。
陈舟随后又指着黄师傅的袋子说道:“肉是永嘉生鲜买的?”
黄师傅这次却是更加诧异了。
“这你怎么知道的?”
陈舟笑了笑:“你这袋子我瞅着眼熟,我们店里一直在他家卖肉。”
除了上面没写陈的肉这三个字。
相同款式的袋子,陈舟可天天见。
黄师傅在陈舟对面坐下,“这老哥卖的肉不错,就是人看起来不像好人。”
陈舟也对老张有过这样的刻板印象:“我们两家合作很长时间了,有空咱可以一块坐坐,那老哥人挺好的。”
黄海英“哎呦”一声。
没成想陈舟还和对方交情不浅。
但只要稍微一琢磨就能发现,从阿齐家常菜到社区食堂,总共也就几步路,人们都认识可太正常了。
陈舟也把店里的情况,简单说了说。
老黄一边喝着茶水,一边听陈老板聊着。
其实他今天来试菜,心里面多少有点紧张。
因为他通过昨天的初步了解,还是很想来这里工作的。
人会在接近自己想要的东西时,变得患得患失。
而刚刚陈舟提起挑选食材、上灶炒菜的内容,黄师傅感到跟对方的心理距离拉近了不少。
这是一位老板,没错。
但也是个值得尊敬的厨师同行。
而且陈老板是真懂行的,什么事都很清楚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