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上上下下都在为田米和高贤玉去读书做准备,田家并不富裕,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想把最好的给田米。
田米收到一条妈妈给她的毛巾,崭新崭新,上面还印着大红的喜字,妈妈说:“这是结婚的时候,娘家给备的。”
“那么久远的东西,妈妈你一直舍不得用……”田米很心疼。
妈妈说:“唉,毛巾这东西有的用就好了嘛。小米呀,你这次去市里读书,拿块新毛巾去,免得叫别人笑话。勤俭节约是我们民族的光荣,你本来的毛巾正好用来洗脚,要不然你跟田孝慈一起用的擦脚毛巾,你走了她就没了。”
田米看着妈妈使用的那块旧毛巾,再想想她为了让自己拿新毛巾,说了这么多的理由,心里各种不是滋味。
看来只有等田家生活水平彻底好起来,妈妈才会舍得换一下那块毛巾,田米在心里默默念叨着,一定要努力让家里富裕起来,让全家人没有后顾之忧。
这时候妈妈又说:“小米啊,你在外读书,该吃的吃,该用的用,要是生活有困难,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,千万不要光想着替我们省钱而委屈了自己。你看咱们家现在的情况,已经很好啦。外债都还清了,孝慈干事业干得风风火火,你四哥也有正经的油田工作,再加上咱们去年辛苦劳动,你赚了不少东西,现在咱们家的生活你是一点也不用担心。你就只顾你好好学习,明白了吗?”
世界上的妈妈总是有那么多种的方法让人感动。
大嫂送了田米香皂和雪花膏,临近预产期了,大嫂的身子也一天比一天沉,但即便如此,大嫂还是想办法搞到了这些珍贵的东西。
二嫂送了田米一件马甲,马甲不新,是用旧衣服改的,但二嫂的手很巧,走线特别漂亮,这个天气穿正合适。平时要是突然降温了,套一件马甲也很御寒。
三哥给了田米一盒铅笔,“小米,奚队长找我了,我这大龄单身青年属于需要照顾的人群,再过三个月我就能去油井当工人了。”
田米听到这个消息,很开心:“太好了三哥,我就知道这一批你肯定能选上。”
用爸爸妈妈的话说,大哥二哥都成家立业了,三哥一直是被耽误的那一个,第一批招工人的时候,三哥高风亮节的让给了四哥,“老四没做错啥事,却落了个名声不好,难就业。”
这下好了,三哥以后就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了,对田家来说,是再好不过的了。这盒铅笔,估计是三哥好不容易才买到的吧,不知道动用了他多少积蓄。
田孝慈跟着田米一起打包,“姐姐,真不用带这么多东西。我是去读书又不是搬家,再说了,我一个小女生哪里拿得了这么多呀。而且我们这次是借住在别人家,这大包小包的,占那么多面积,没地方放,多尴尬呀。”
田孝慈稍微想了想,觉得田米说的很有道理,“妹妹你说的没错,正是因为要借住在别人家,那我们更不能失了礼数。上个月妈晾的萝卜干,这会儿应该刚晾好,我等会儿就装一包,你拿过去给人家当下酒菜吃。”
“噢,对了,还有去年秋收我们攒的那一大堆杏核,等会儿我就把它壳敲了,咱们的杏仁又大又饱满,在市里卖的很贵,不对不对,市里兴许根本就买不着。这好东西才能体现出咱们的诚意。”
“姐,你不是要做枣糕杏仁饼拿出去卖吗?你不搞啦?”
“田米,你咋这么不开窍呢?那边角料就够我做的啦,咱们砸出来完整的就给你带上,要是砸碎了。我不正好省得再多砸一遍了吗?好了好了,我不跟你这浪费时间了,我现在就弄去。”田孝慈甩了甩手里的东西,朝后院走去,小米看着眼前的一堆东西发起了呆。
还真是不好办呢,田米悄悄再收拾收拾,捡几件必须的日用品,除此之外都悄悄的收在角落里,免得临走之前叫家人们瞧见,又给她带上了。
家人的爱总是这样,无微不至,让人既有些沉重,又有些温暖。
田米收拾了一会,见姐姐还没回来,跑到厨房去,果不其然,田孝慈正在敲打杏核,数量不少,一时半会弄不完。
田米对姐姐笑了笑,姐姐把墙边一个小凳子移动到身边:“来帮忙。”
田米坐下来,找个小锤头,学着姐姐的样子敲杏核,一下子就连着里面的杏仁一起敲碎了。
姐姐看的哈哈笑,田米有些不好意思,又认真的看了两遍姐姐是怎么操作的。
第二次敲下去好多了,但也没能留住完整的杏仁,只是不像第一次那么稀碎。
“怪不得说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干呢,姐姐你做得好好。除了用锤子敲,还有别的方法吗?有没有迅速一点的?”
在后世机器大规模自动化的年代,这种劳动恐怕全是机器完成的吧。哦,对了,网络热梗,还有那些踩缝纫机的人,他们的工作应该能覆盖这个世界全部的杏仁去核工作。
“田米啊,其实敲杏仁核的方法有很多,除了锤子敲,还可以把杏仁放进锅里煮,煮一段时间晾干,再去剥壳,就很轻松,特别适合于量大的
耽美小说